當下的樓市,讓很多人看不明白。為什么同樣是一線城市,北京領跌,上深在“做俯臥撐”,但廣州卻依舊領漲?為什么同樣是二線熱點城市,合肥、鄭州、蘇州漲著漲著突然就跌了,而杭州、成都、武漢卻能夠堅挺如初?就好像有一團云霧,籠罩在我們與樓市之間,讓我們找不出其中的走勢規律,摸不清未來房價的方向。如果你也有類似的感受,如果你也因為摸不清方向,而感到焦慮或迷茫,請認真看下面這段話。
當下的我們,正處于一個樓市巨大轉折的開端,正處于一個樓市新時代和舊時代的分水嶺。舊時代的規律逐漸失效,新時代的經驗卻尚未生成,是我們對樓市越發困惑的根本所在,也是未來我們所要面對的最大困境。
2018,注定是樓市新舊時代的分水嶺
之所以說注定,是因為類似的樓市轉折點,近年來總共出現過兩次,而且有規律可循。一次在1998年,一次在2008年。
房地產的黃金10年(1998年-2007年)。1998年7月,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簡稱房改,停止了樓市舊時代的福利分房制度,開啟了中國商品房的新時代。1998年到2007年的10年,是中國房地產行業高增長高回報的“黃金時代”,房地產投資和銷售都處于高速增長狀態。不論你處于幾線城市,只要你在黃金10年買了房子,可以說基本都實現了財富的野蠻倍增。
房地產的白銀10年(2008年-2017年)2008年,房地產疲態初現,在經歷了一波地產下行之后,同年11月央行取消了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房地產正式進入白銀10年。解除信貸規模限制這一舉措,在業內俗稱房地產金融化,宣告了房地產除了居住以外的另一個屬性——金融屬性。也就是說,由于貸款的存在,房子開始逐漸擁有了投資的價值。想想2008年以前,老百姓們買房大多是喜歡全款的,而自2008年以后,由于有利可圖,以及房價的持續升高,貸款買房逐漸成為主流。
然而,在房地產的白銀10年,已經不再是閉著眼睛買房都能賺錢,房產升值開始逐漸產生區域分化,一線比二線漲的多,新區比老區漲的快。白銀10年比不上黃金10年,未來10年的房價漲幅,也注定比不過白銀10年。當然,如果我們從今天的角度再來看過去,可以很強烈地感受到,1998年和2008年,是兩次絕佳的樓市機遇。
黃金10年,隨便買房子是機遇;白銀10年,買一二線房子才是機遇;未來10年,可能買好房子,買有品質有地段好出租的房子,才是真正的機遇。尋樓市新機遇,其實才是未來幾年房產投資的真正重心。
房地產的下個10年,自2018開始
在10月之前,其實尚不能確定,2018到底會不會是樓市轉折點。但是現在,我們完全能夠肯定,轉折點即將到來。1998年,轉折點的標志是房改。2008年,轉折點的標志是解除商業銀行信貸規模限制。2018年,轉折點的標志是住房屬性的明確變化。
過去10年,住房有兩個明顯屬性,一個是居住屬性,一個是投資屬性,公共物品屬性相對來說是處于弱勢的(公共物品屬性可以大致理解為保障性住房)。未來10年,住房將極大的弱化投資屬性,轉變成居住屬性+準公共物品屬性。下面這段話就是屬性變化的最根本體現: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預示著房產市場重心的轉移,這說明了房子除了買賣以外,租賃同樣重要,是未來發展的重心之一。
那些嗅覺靈敏度高的房地產企業,如今都紛紛進入轉型期,甚至那些對行業發展最為敏感的互聯網大佬們,也嗅出了不一樣的味道,開始大力布局住房租賃市場。像馬云8月聯手杭州搭建智慧住房租賃監管服務平臺,像京東10月24日正式宣布進軍房地產,第一個突破口就是北京住房租賃監管平臺的技術合作,這些大佬們又是看到了怎樣的預兆?
2018,短期炒房和長期持有的分水嶺
在經歷了2015年這一波房價快速增長之后,很多人都對房價產生了一個錯誤的認知:炒房是很容易的,買房是可以很快賺到錢的。只要找準熱點城市,用低首付高杠桿買入,房價上漲之后賣出,半年時間本金翻倍不是夢。但是,這樣的快錢,從2018開始,再也賺不到了。
首先,是價格不會再大漲。去年最熱的時候,動輒5%的單月漲幅,如今再也不會出現。熱點城市再熱,漲幅也沒有超過1%每月。國家統計局給出的最新數據,2017年9月,全國70個主要大中城市,沒有一個單月環比漲幅超過1%的。
不說銀行目前首套房40%,二套房動輒60%,甚至像南京這種二套80%的首付,就連開發商、中介想讓你提前買房,想給你些首付貸也做不到了。近期住建部聯合央行、銀監會下發《關于規范購房融資和加強反洗錢工作的通知》,提出嚴禁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違規提供購房首付融資等要求,并加大了實質性的懲處力度。
除此之外,“眾籌買房”“贖樓貸”等性質業務已經被陸續叫停,個人消費貸也在嚴查階段,違規流向房地產的資金都被牢牢卡住。最后,是交易被嚴格限制,想變現越來越難。這一輪調控,跟過去的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過去是不讓你買,但這次還不讓你賣。過去,限購限貸是調控的主力軍。這一次,限價,限賣變成了主流,看看全國有多少個城市進行了限售,你就明白,邏輯從過去的不讓你買,變成了現在的不能賣,甚至是想賣也賣不出去。
未來,短期買賣快速獲利注定成為歷史,長期持有獲得收益將會變成新常態,而限售,既是培養習慣,又是在給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出臺留一些時間和空間。 (據中國房地產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