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Intelligence Unit)發布了一則針對中國40個主要城市的房價可承受度指標的報告,用于追蹤不同城市房價和家庭收入之間的關系。計算方式是用該城市100平米住房均價除以該城市家庭平均收入。
指數越高說明房價對收入的比越高,也就是越難以承受。杭州、寧波、溫州等城市均上榜。
根據報告顯示,三亞以超過22的房價可承受度“榮登”第一寶座,無可爭議地成為了買房壓力最大的城市,壓力最小的城市則歸屬于呼和浩特,房價可承受度約為5。北京位列第三,上海第五,杭州第七,廣州第八。
國際上通常用房價收入比(即住房價格與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來衡量房價是否存在泡沫,中國的房價收入比遠高于英美,因此被解讀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存在大量泡沫。
根據某網站數據,11月份,三亞樓市共成交1725套,環比大幅上漲51.05%,住宅均價21807.72/平米。2014年上半年,三亞市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為13507元,月均收入約2251元。按此計算,買1平方米的房子需要大約9.7個月。
今年上半年,上海二手房房價為28475元/平方米,上海人均收入24312元,月均收入約4052元。按此計算,1平方的房子要花7個月來買,購房壓力明顯小于三亞。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田國強日前在公開場合表示,目前在短期內中國的房價上漲的確存在壓力;但從長期看,房價上漲預期不斷加強。
此前有報道稱,在統計的世界十大國家的房價中,中國買房最艱難。以2013年數據為例,年平均工資為51474元,平均房價為10771元/平方米。據此推算,中國人的年平均工資可以購買4平米多的房屋,當然這要刨除生活必需的花費,預計平均購買的平米數在3平米左右。這樣下來,中國人要實現基本的買房夢需要約20年。
這意味著,中國人辛苦一年掙的工資只能購買一個床位的平米數或是一個小衛生間。
(來源: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