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房價“虛高”、“有泡沫”、“老百姓難以承受”等喊了三、四年了,沒見得怎么跌,據統計局的數據,就在上個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綜合平均漲幅比4月份還擴大了0 .7個百分點。而中國股市在市場高喊“不理性”、“泡沫化”、“瘋牛”等。
一系列看空情緒下不到兩個月(大盤4000點后市場擔憂情緒加劇),上周的五個交易日內大盤就跌了13%,創7年之最,周內跌幅超20%的股票達600只,市值蒸發了9萬億。
有一個統計數據非常有意思,自上證綜合指數編制以來(上證指數1991年7月開始發布),周跌幅超過10%以上的情況總計只發生過22次。在這22次周跌幅超過10%的行情中,有14次發生在1995年之前,僅僅只有5次發生在1996年之后,而這5次主要集中在金融危機之下的2008年(2008年股指周跌幅超過10%的情況出現了三次)。
數據是探討問題的最直觀邏輯,為什么1995年和1996年成了上證指數劇烈“周波動”的風水嶺呢?原因有兩個,1995年1月1日開始,中國股市實行T+1制度;1996年12月16日起,中國股市實行10%漲跌停限制。從數據中我們明顯的看到,在這兩個制度實行之前,上證指數周跌幅超過10%的情況平均每年發生4次以上,而在實行之后,平均每年不到1/4次。
“T+1制度”和“漲跌停限制”,是否真正有利于降低股市風險,是否符合股市的長遠發展,目前還沒有數據支持,但從抑制短時間內的過度投機和行情的劇烈波動方面,這兩個措施確實起到了明顯效果(數據是不會騙人的)。這就道出了市場的一個本質,越是交易頻繁、流動性越強的市場,越容易暴漲暴跌。要想規避這種頻繁發生的單邊巨幅波動,就必須推出相應的制衡措施,比如提高專業投資者數量,推出便捷、合理的股指以及個股做空機制,如果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交易的頻率,甚至限制交易日內漲跌幅。
我們再回到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市場之所以看上去比股市抗跌,最根本的原因是房子的交易頻率遠低于股市。房子的出售和購買遠比股票復雜,一套房子從掛牌出售到找到買家及交易成功,往往要經歷至少超過1個月的時間,相當于“T+1個月”模式,因此房地產市場買賣雙方不容易受到短期情緒刺激,相對來說有一個理性的思考時間,在房價下跌過程中,急于“割肉”的買家占比是非常低的。而股票市場下跌時瞬間被放大的恐慌情緒容易導致急買急賣,流動性過強的“弊端”就會體現出來。房子價格一年翻一倍或一年跌50%就是驚人的波動,但在股票市場,這種波動可能司空見慣。
至于杠桿和稅收對一個市場的影響,股市投資者還沒有完全搞清楚,拿中國房地產市場來說,其首付比例在20%的也不在少數(相當于五倍杠桿),且大部分人主要靠貸款買房,甚至有“零首付”(杠桿為100%)。另外,在房價漲幅較快的時候,政府對房地產市場交易環節曾屢次加稅。就在這種情況下,房價也沒有因為杠桿問題和稅收問題而引起市場過度擔憂情緒,房價反而出現了一波更高的漲幅,最終導致政府不得不出臺“限購”、“限價”等措施。因此說,杠桿問題和稅收問題并不是導致一個市場突然下跌的必然因素。
杠桿和稅收等問題要對一個市場起作用,還要考慮流動性問題,試想,如果國家規定投資者買賣一只股票至少需要一周審核時間,股市對“印花稅”等消息還會如此敏感嗎?波動率還如此之高嗎?中國股市雖然處在T+1和漲跌停限制之下,但流動性之強遠勝于房地產市場,尤其是近幾個月以來,整個股市的成交量和換手率居高不下,“流動性”風險就更大了,投資者對每一個消息都可能做出瞬間的反饋(敲擊鍵盤就可以買賣)。這就是目前很多投資者認為是“整治”杠桿問題和“印花稅”傳言導致大跌的原因。
然而,當單邊行情持續過久、過快,價格走勢超出了諸多專業投資者、機構和政府部門的預期,“流動性”趨強的另一個“負面效應”就會暴露無遺,這種情況下,專業機構投資者會選擇更大范圍的獲利了結和加大股指市場做空力度,同樣也刺激了上市公司大股東套現欲望,而政府監管層面要么增大股票供給(批準更多企業上市),要么限制一些資金進入股票市場(限制配資等),甚至會選擇提高交易成本。股市最終只能在某一個時間結點上做出回應——崩盤!
面對復雜的全球金融市場,中國股市的邏輯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考驗和梳理,如果說股市的基礎是由實體經濟所驅動,中國股市似乎就不應該出現此輪牛市。但實體經濟本身并沒有一個準確的衡量標準,只要不發生像2008年一樣的金融危機,包括匯率變化、利率變化、市場改革等,都會觸動資本市場波動,實體經濟只決定股市的“體質”,并不決定“外貌”和“性格”。
鑒于此,散戶投資者進入股市,研究實體經濟似乎有點小題大做,況且那些非常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也沒有因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而離開股市。散戶首先要想的應該是,能否做到提早入市,尤其是在單只股票上,能否做到低點入市,并延長持有時間。如果抱著投資房地產市場一樣的態度投資股票,即,“不要輕易買,也不要輕易賣”,或許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和實際風險就小很多。
以2012年為例,專業機構平均持股期限約為143個交易日,知名基金經理王亞偉自“單干”以來,平均持股170天,而自然人平均持股期不到45個交易日。我不會強調,持股時間與收益率成正比,持股時間也不是衡量能否賺錢的唯一依據,但至少投資者需要給所持有的企業,以及自己一個時間,否則“買入”這個舉動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或者說是極度缺乏信心和安全感造成的。從而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持有時間越短風險越大,風險越大持有時間越短。
從辯證關系的角度講,僅僅延長持有時間,以及降低現有交易的次數和頻率還是不夠的,房地產市場之所以比股市抗跌,那是因為站在五到十年的角度來看,如果站在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看,房地產市場的熊市比股市可怕得多,因為房地產市場從崩盤到恢復元氣,需要的時間更長。中國股市缺少的,不是對“交易頻率”的限制,恰恰相反,中國股市需要T+0、需要無漲跌停限制,中國股市唯一缺少的,是市場的自我制衡(目前是由政府以T+1和設置漲跌停直接參與制衡市場)。中國股市缺乏自我制衡具體表現在,看空的投資者無法做空,而看漲的投資者可以隨意表達。
總之,投資是一種永無止境的學習,也是一種充滿考驗的修行,聰明的投資者不僅要學會以不變應萬變,也要學會以萬變應不變,因為在投資市場,唯一不變的依然是變。 (來源:鳳凰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