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 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意見指出,實行購租并舉,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城鎮居民住有所居目標的重要途徑。
這并非國務院第一次提出該政策。5月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陸克華就介紹了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有關情況。
《意見》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供應主體多元、經營服務規范、租賃關系穩定的住房租賃市場體系,基本形成;、促公平、可持續的公共租賃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市場規則明晰、政府監管有力、權益保障充分的住房租賃法規制度體系,推動實現城鎮居民住有所居的目標。
以下為政策原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實行購租并舉,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城鎮居民住有所居目標的重要途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住房租賃市場不斷發展,對加快改善城鎮居民住房條件、推動新型城鎮化進程等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市場供應主體發育不充分、市場秩序不規范、法規制度不完善等問題仍較為突出。為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健全以市場配置為主、政府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租賃體系。支持住房租賃消費,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
(二)發展目標。到2020年,基本形成供應主體多元、經營服務規范、租賃關系穩定的住房租賃市場體系,基本形成;、促公平、可持續的公共租賃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市場規則明晰、政府監管有力、權益保障充分的住房租賃法規制度體系,推動實現城鎮居民住有所居的目標。
二、培育市場供應主體
(三)發展住房租賃企業。充分發揮市場作用,調動企業積極性,通過租賃、購買等方式多渠道籌集房源,提高住房租賃企業規;、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形成大、中、小住房租賃企業協同發展的格局,滿足不斷增長的住房租賃需求。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85號)有關規定,住房租賃企業享受生活性服務業的相關支持政策。
(四)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開展住房租賃業務。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拓展業務范圍,利用已建成住房或新建住房開展租賃業務;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出租庫存商品住房;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與住房租賃企業合作,發展租賃地產。
(五)規范住房租賃中介機構。充分發揮中介機構作用,提供規范的居間服務。努力提高中介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從業人員素質,促進中介機構依法經營、誠實守信、公平交易。
(六)支持和規范個人出租住房。落實鼓勵個人出租住房的優惠政策,鼓勵個人依法出租自有住房。規范個人出租住房行為,支持個人委托住房租賃企業和中介機構出租住房。
三、鼓勵住房租賃消費
(七)完善住房租賃支持政策。各地要制定支持住房租賃消費的優惠政策措施,引導城鎮居民通過租房解決居住問題。落實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政策,簡化辦理手續。非本地戶籍承租人可按照《居住證暫行條例》等有關規定申領居住證,享受義務教育、醫療等國家規定的基本公共服務。
(八)明確各方權利義務。出租人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合同約定履行義務,保證住房和室內設施符合要求。住房租賃合同期限內,出租人無正當理由不得解除合同,不得單方面提高租金,不得隨意克扣押金;承租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使用住房和室內設施,并按時繳納租金。
四、完善公共租賃住房
(九)推進公租房貨幣化。轉變公租房保障方式,實物保障與租賃補貼并舉。支持公租房保障對象通過市場租房,政府對符合條件的家庭給予租賃補貼。完善租賃補貼制度,結合市場租金水平和保障對象實際情況,合理確定租賃補貼標準。
(十)提高公租房運營保障能力。鼓勵地方政府采取購買服務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將現有政府投資和管理的公租房交由專業化、社會化企業運營管理,不斷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在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新就業大學生和青年醫生、青年教師等專業技術人員,凡符合當地城鎮居民公租房準入條件的,應納入公租房保障范圍。
五、支持租賃住房建設
(十一)鼓勵新建租賃住房。各地應結合住房供需狀況等因素,將新建租賃住房納入住房發展規劃,合理確定租賃住房建設規模,并在年度住房建設計劃和住房用地供應計劃中予以安排,引導土地、資金等資源合理配置,有序開展租賃住房建設。
(十二)允許改建房屋用于租賃。允許將商業用房等按規定改建為租賃住房,土地使用年限和容積率不變,土地用途調整為居住用地,調整后用水、用電、用氣價格應當按照居民標準執行。允許將現有住房按照國家和地方的住宅設計規范改造后出租,改造中不得改變原有防火分區、安全疏散和防火分隔設施,必須確保消防設施完好有效。
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十三)給予稅收優惠。對依法登記備案的住房租賃企業、機構和個人,給予稅收優惠政策支持。落實營改增關于住房租賃的有關政策,對個人出租住房的,由按照5%的征收率減按1.5%計算繳納增值稅;對個人出租住房月收入不超過3萬元的,2017年底之前可按規定享受免征增值稅政策;對房地產中介機構提供住房租賃經紀代理服務,適用6%的增值稅稅率;對一般納稅人出租在實施營改增試點前取得的不動產,允許選擇適用簡易計稅辦法,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對個人出租住房所得,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對個人承租住房的租金支出,結合個人所得稅改革,統籌研究有關費用扣除問題。
(十四)提供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向住房租賃企業提供金融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住房租賃企業發行債券、不動產證券化產品。穩步推進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
(十五)完善供地方式。鼓勵地方政府盤活城區存量土地,采用多種方式增加租賃住房用地有效供應。新建租賃住房項目用地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的,出讓方案和合同中應明確規定持有出租的年限。
七、加強住房租賃監管
(十六)健全法規制度。完善住房租賃法律法規,明確當事人的權利義務,規范市場行為,穩定租賃關系。推行住房租賃合同示范文本和合同網上簽約,落實住房租賃合同登記備案制度。
(十七)落實地方責任。省級人民政府要加強本地區住房租賃市場管理,加強工作指導,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城市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住房租賃市場管理負總責,要建立多部門聯合監管體制,明確職責分工,充分發揮街道、鄉鎮等基層組織作用,推行住房租賃網格化管理。加快建設住房租賃信息服務與監管平臺,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
(十八)加強行業管理。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住房租賃市場管理和相關協調工作,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住房租賃市場監管,完善住房租賃企業、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信用管理制度,全面建立相關市場主體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對嚴重失信主體實施聯合懲戒。公安部門要加強出租住房治安管理和住房租賃當事人居住登記,督促指導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以及其他管理單位排查安全隱患。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依法查處利用出租住房從事違法經營活動。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重要意義,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做好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環境。各地區要根據本意見,研究制定具體實施辦法,落實工作責任,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住房城鄉建設部要會同有關部門對本意見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國務院辦公廳
2016年5月17日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規范中介鼓勵房地產企業開展租房業務
從政策看:明確了推動實現城鎮居民住有所居的目標,而過去十年,因為房地產的價格發展速度過快,導致租買這個良性的循環不能建立,更多的是成為住有產權。
其次,要實現租賃市場成為居住需要的一個重要補充,政策提及了多種方法,允許將商業用房等按規定改建為租賃住房,土地使用年限和容積率不變,土地用途調整為居住用地,調整后用水、用電、用氣價格應當按照居民標準執行。
在調控政策次序出臺后的未來租賃市場將更加發揮調節買賣市場價格與供應的作用,形成新商品房,二手房與租賃三者的良性協調發展。最終的目的的居者有其屋,而不是居者有產權。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房價漲幅依然過高過快,任何鼓勵租賃的政策對市場影響都不會太大,特別是在當下市場分化的情況下,一線二線城市房源短缺,雖然商用房出租可能緩解部分市場,但恐慌的租房人,依然會害怕踏空進入買賣市場。
而三四線城市已經過剩,而且因為外來人口數量有限,并沒有成熟的租賃市場。所以整體看,鼓勵租賃市場如果沒有與買賣市場平穩政策同時落地,租賃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不大。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房價比較高,我勸你租房
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 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有三方面的利好影響。
1稅費政策、租售并舉等措施,對中高端租賃市場來講,人才公寓、長租公寓來講迎來了新的機會,酒店式服務公寓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2對于低端租賃市場而言,尤其是從保障性住房的角度來講,公共租賃房貨幣化,有助于解決低收入家庭的居住問題,再加上PPP模式的介入,租售結合方式的推進,也有助于解決住房閑置庫存問題;
3對于商辦物業來講,由于水電、稅費等的減免,經改造后也可以進入租賃市場,這也有助于盤活存量商辦物業,解決商辦市場庫存問題。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總監嚴躍進:為金融創新提供突破口
從公租房入市的角度看,在2014年各大文件上都有過比較大的強調。到了2015年,加快公租房市場的建設,實現保障房各類物業的并軌,能夠實現公租房在保障房市場中地位的提升。從此次文件看,無論是迎合目前城市各層次住房者的租賃需求,還是進一步改善城市住房結構,都有益處。
從去庫存的角度看,目前很多住房是采取房企出售的方式進行的。而過去對于部分住房可以由投資投機者接盤,從而能夠加快庫存的去化。但目前對于這樣一種做法并不鼓勵。但考慮到目前房企去庫存的壓力,如果能過允許房企未來采取租賃住房的方式來加快庫存去化,這里主要是指現房,這就能夠使得房企和住房群體之間的其他中介和機構力量消失,實現無縫連接,從而能夠加快住房庫存的去化,對于房企去庫存也是一個利好。
從培育租房市場的成熟度看,一直在傳統觀念里租房是受到抵觸的。但是,如果在購房環節難以完成的情況下,那么推進租房市場的發展則是有意義的。尤其從大城市來看,部分租賃物業位于軌道交通沿線,其性價比也比較好,通過租賃而非出售的方式,能夠帶來租賃市場的活躍和解決最大的住房問題。
從為金融創新提供突破口的角度看,租房市場未來勢必引入類似REITs等金融創新,尤其從目前市場來看,通過培育一個成熟的租賃市場,進而使得租賃價格得到提升,這就能夠為此類金融創新帶來較好的前提基礎。未來如果能夠有這樣一個制度,那么就可以通過此類金融工具的設計,引導更多社會資本進入,對于活躍租賃市場勢必有意義。 (來源:鳳凰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