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銀川市將堅持“綠色、高端、和諧、宜居”城市發展理念,大展拳腳。
關鍵詞:綠色
“三大戰役”建設生態文明先行市
1.綠色生產。實施綠色制造三年行動計劃,爭創1家自治區及以上綠色園區、5家自治區及以上綠色工廠;淘汰活性炭、水泥等落后產能2萬噸,完成污水處理設施技改、生物發酵企業尾氣治理等20個以上清潔化改造項目。
2.生態系統保護。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實施黃河兩岸、艾依河兩側、賀蘭山東麓生態林建設;在城鄉社區小區、企業機關、公園廣場等空地,見縫插綠植樹造林7.74萬畝,建設10個小微公園。
3.環境問題整治。全部拆除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新辟、優化調整、加密公交線路30條,建設充電樁1185個;建成6條排水溝入黃截污凈化人工濕地,實施城市水源地替代工程,關停城市68眼自備井;建立土壤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項目庫,實施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
關鍵詞:高端
“五大工程”建設現代智慧城市
1.產業轉型升級。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5家,培育“兩化”融合標桿示范企業10家;推動恒天如意12萬噸氨綸、1億米色織布等項目建成投產,培育2-3個高端品牌;打造晶體材料產業集群;規劃建設生物醫藥基地,支持開發生產特色高端原料藥和仿制藥;實施40個重大技改項目,推動能源化工、羊絨制品、生物醫藥等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
2.園區轉型發展。以“兩園三區”為重點,構建“一縣一園、一園多區、各有特色”發展格局;興慶區打造消費經濟牽引帶、商貿物流集散地和國家通航產業示范區;金鳳區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核心區、中阿經貿合作示范區;西夏區打造“一帶一路”沿線綜合性物流節點;永寧縣打造寧夏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和閩寧對口協作產業聚集區;賀蘭縣打造現代紡織新城、特色農產品加工區;靈武市打造中國“羊絨之都”、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區。
3.實施項目攻堅。重點抓好自治區在銀實施的20個60大慶項目,突出抓好市級15個60大慶項目;實施央企和民企500強、軍工企業、上市公司對接入銀行動,引進一批10億元以上大項目好項目。
4.科技強市。建設5-7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研究機構,在北京中關村、蘇州工業園等科技資源聚集地搭建3-5家離岸孵化器;依托創新創意在銀川、大學生引進萬人計劃等品牌活動,柔性引進科技創新、現代金融、現代農業等方面高精尖缺人才600名左右、高層次創新團隊15個以上;實施“五項人才工程”,培育一批科技領軍人才、“銀川工匠”和農村、社區適用人才;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啟動高端人才社區建設,加大高端人才科研啟動經費補助、研究成果獎勵。
5.改革開放驅動。全面推行“不見面、馬上辦”,力爭80%進廳事項網上辦理;設立中關村雙創園、石墨烯等產業基金,爭取培育1-2家A股上市企業、8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和政府舉債終身問責、倒查責任等制度,穩步化解存量債務;申建鐵路一類口岸,加快進口肉類(水果、種苗)、整車進口指定口岸建設;新開至卡塔爾多哈、韓國仁川直達航線;申建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全年進出口總額增長10%以上。
關鍵詞:和諧
“六項計劃”建設更具幸福感的城市
1.精準脫貧。重點實施10個扶貧產業,每村扶持壯大1-2個農業支柱產業,培育10家扶貧產業合作社、100名致富帶頭人,力爭扶貧小額貸款覆蓋率達到60%以上;完成“十三五”移民搬遷安置任務,確保8535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脫貧銷號、16個貧困村脫貧摘帽,移民收入增長10%。
2.就業增收。搭建“互聯網+”、創新工場、雙創示范基地等孵化創新平臺10個以上;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萬人以上,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8萬人;購買公益性崗位1000個,新增城鎮就業4.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0%以內;實施差異化收入分配激勵政策,完善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3.社保提升。堅持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讓人民群眾老有所養、困有所助、危有所救;深化社會保險“五險合一”經辦體制改革,在全區率先完成國家第二批社會保險經辦標準化試點工作;實施“同舟計劃”,將建筑企業農民工全部納入工傷保險;籌集棚戶區改造房源8397套,改造城中村137.8萬平方米、城市危舊房17.56萬平方米。
4.教育提質。新建續建二十九中、北師大銀川學校等20所中小學、幼兒園,擴大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購買服務;推廣學校聯盟、集團化辦學、智慧教育,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延伸、義務教育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轉化,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擴大農村戶籍學生免學費覆蓋面;加強校企合作,推動現代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
5.健康銀川。實施愛心護理院、第一人民醫院濱河醫院等項目;建設“智慧食安”監管網,構建食品安全追溯體系;舉辦銀川國際馬拉松等賽事,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健身休閑示范市。
6.文明城市。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建設三年提升工程;辦好中國銀川互聯網電影節、文化創意節、黃河文化節等活動;共享應用失信人員信息,建設“信用銀川”;開展“四送六進·文化惠民”“書香銀川·銀川書香”等活動,引領提升市民素質。
關鍵詞:宜居
“四項行動”建設西北地區重要中心城市
1.推進銀川都市圈引領發展。制定銀川都市圈建設實施意見;主動做好與石嘴山市、吳忠市、寧東在能源化工、紡織產業等類同領域的協作,逐步清出不符合銀川發展定位的產業;打通石嘴山-銀川-青銅峽、艾依河至沙湖旅游快速通道,推進都市圈公交一卡通,構建“半小時經濟圈”;實施都市圈城鄉西線供水等項目,解決用氣緊張和飲用水源不足問題;制定實施銀川都市圈三年城鄉生態綠化行動計劃;申辦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場活動。
2.推進城市功能提升。啟動《銀川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編制工作;實施鳳凰北街打通、賀蘭山西路拓寬改造等項目,改造提升10條小街巷,打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規劃建設軌道交通,新建一批停車場,切實解決交通擁堵問題;規劃建設城市餐廚垃圾處理廠,改擴建一批小型垃圾轉運站,配套建設20座公廁。
3.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建設三區都市型生態高效農業產業發展區、兩縣一市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區,做精優質糧食產業,糧食生產功能區穩定在93萬畝;突出“塞上江南”主題,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鎮、美麗鄉村和美麗庭院;開展農村“廁所革命”,力爭衛生廁所普及率100%。
4.推進社會治理。深化“雪亮工程”,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市九連冠。
(來源《新消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