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稱兩會后地方或將迎來第四輪房地產刺激政策。5日,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5年房地產政策將堅持分類指導,因地施策,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支持居民自主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稱,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對于房地產的表述方式用“支持促進”代替了“調控抑制”,再提穩定住房需求,地方或在穩增長壓力下進行強刺激,樓市也將進一步回暖。
CEIC研究中心研究員楊科偉表示,此次報告首提“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極有可能進行二套房貸和一線城市限購調整。
張大偉也認為,限購政策或有步驟調整。他表示,目前全國執行限購的城市只有5個,其中以一線城市為主,直接取消的可能性很小,而通過工作居住證、納稅證明等繞道寬松的可能性較大。
與此同時,存量房轉公租房、安置房,政府投資有利于減輕庫存壓力。楊科偉認為,雖然存量房轉為公租房和安置房,先前已有提及,而此番在《政府工作報告》明文發布,更將其提升到了2015年國家戰略部署高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末全國房地產可售面積達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6.1%,再創歷史新高,這一政策的執行無疑有利于加速閑置存量房流轉,減少社會資源浪費,并減輕目前國內房地產市場存量高企的壓力。
張大偉還預測,地方政府將接力松綁政策,非常直接地出臺稅費減免,購房補帖等多種救市政策。
“當前經濟增長放緩壓力不減,房地產業也將繼續為經濟平穩增長做出重要貢獻。溫和的政策環境對樓市而言是積極利好。”張大偉表示,歷次市場起伏并非僅由政策主導,而是受到前期調整幅度、供求格局變化、整體經濟水平以及人口結構演變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因此后市走勢需從各個維度綜合預判。其中,市場整體存量的大幅增長,尤其是一二線城市以外地區庫存的持續攀升,將成為影響市場變化和地區分化的重要因素。2015年重點城市的銷量好于2014年是確定的,特別是在這部分城市供需關系改善明顯情況下,房價很可能上漲,甚至幅度不會小。
但楊科偉提醒,對于房地產行業,政策平穩趨寬是確定的,但行業趨勢已變。長期來看,如今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資源環境約束加大,過去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數量擴張的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必須推動經濟在穩定增長中優化結構。房地產作為“調結構”的主要對象之一,行業規模不太可能再度擴張;與此同時,行業數年高速發展已經使得住房稀缺性下降,住房需求基本滿足,故而行業需求結構在持續變化。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