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對于中國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這和中國傳統的居家觀念密不可分。房子不僅只是一個居所,更是一個“家”的印記。但是中國人在買房的時候,有時候會陷入“中國式”買房的誤區,從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小編整理了一些“中國式”買房的誤區,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誤區一:買漲不買跌
買漲不買跌是多數人的心理,想著現在不買以后還得漲,買了以后就盼著房子再漲得多點,沒買的話就盼著房價再低一點。 對于剛需族來說,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做出理性的判斷,并作出長遠的規劃,比如自己的買房理由是什么,現在的資金能在哪買多大的房子,買房后以后有沒有換房的打算等等,不要一味地在意房價漲跌,要知道現在買了以后不一定一直漲下去也不一定下跌,關鍵要弄清自己是否為買房做好了準備。
誤區二:聽信五花八門的廣告
買房時一定要禁得住忽悠。一些樓盤銷售廣告做得很“豐滿”,但買了之后才發現廣告宣傳上的規劃跟實際情況不符,弄不好連房產證都拿不到。此外,開發商在通過廣告進行宣傳的過程中,常常將優點突出,避而不談缺點,而購房者需要全方位了解、理性分析了解房屋和小區的真實情況。買房時除了查看對方證件外,也要實地走訪,最好找專業人士請教一下,把房子規劃情況和違約條款落實到合同上,出現問題維權也有足夠證據。
誤區三:以租養房忽略成本問題
以租養房,指的是用一套房子的房租償還另一套房子的貸款,以租養房并不適合所有人,作為長期性的投資,一定要考慮到房屋空置率的問題,像一些人口流動性較小的三四線小城市,房子租不出去,還要搭進去物業費、取暖費等成本費。所以打算以租養房的人,一定要選好城市和地段,如人口流動性大的大中型城市、城市交通發達的地段。同時要注意了解一下該地區的空置率,并留出足以度過“空置風險期”的資金,做好十足的準備。
誤區四:買房追求一步到位
有不少置業者認為,房子不比一般物品,一步到位能省去很多后顧之憂。雖然一步到位都能節約大筆的換房成本,但一步到位也意味著購房者要承擔更大的經濟壓力。因此購房者需要綜合考慮自己的實際能力,不能盲足追求大戶型,而是根據自身條件,選擇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一步到位。
誤區五:房產證上寫子女名字
有些人買房習慣將房子寫在子女名下,認為早晚都要給孩子,以后改名字太麻煩。殊不知,房產證寫上孩子名字會產生一些不良影響:如孩子成年后再買房會受到限購政策影響,多付首付和利息不說,一旦征收房產稅,孩子結婚后買家庭第二套房時可能要交房產稅。這些在加名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
誤區六:貸款買房后提前還貸
很多購房者在有一定的資金基礎之后,便想通過提前還貸的方式來節省部分利息。但提前還款不一定適合每個人,(1)如果等額本金還款期已過1/3,等額本息還款期已過1/2,實際上利息已經支付大半,再加上貨幣貶值,提前還貸所能節省的利息有限。(2)如果處于還款初期,提前還貸有可能會產生違約金。(3)享受低利率貸款的購房者,利息本身就較低,現金流可以用作其他投資以獲取更大收益。
(來源:《銀川晚報》)